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
为应对40年来严重通胀,美联储采取激进加息策略,但在货币收紧的同时,美国不断有数据发出经济衰退预警,美联储面临高通胀与经济衰退风险两难选择。美联储激进加息将如何影响美国通胀和经济走势,又将对新兴经济体产生什么溢出效应,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至3%~3.25%,这是美联储2022年年内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本轮美联储货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节奏急”。截至2022年9月底,美联储今年已在五次会议上共计加息300个基点,比上一轮加息周期3年时间累计加息幅度还多;二是“幅度大”,3月、5月、6月、7月、9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75个基点、75个基点和75个基点,单次加息幅度远大于前几轮加息周期;三是本轮美联储目标框架锚定通胀。
如何看待美联储本轮框架,美联储激进加息能否平衡高通胀与经济衰退、新兴经济体将面临何种风险、中国应当如何应对?本文讲逐一进行解读。
美联储目标锚定通胀
目标锚定通胀的原因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美联储的两大职能。本轮美联储将控通胀作为首要任务,主要由美国特殊经济环境决定,那就是高通胀和强就业并存。数据显示,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5%,创40年来高位;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52.8万人,远高于趋势值,失业率进一步降至3.5%历史低位,反映美国失业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但高通胀对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薪资增长落后于物价增速,美国居民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普通居民要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就需要增加开支、消耗储蓄。
在持续高通胀环境下,货币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债权人,高通胀导致部分财富由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另外,从美国7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入历史低位,以及美国民调数据显示拜登政府支持率创历史新低来看,高通胀已经引发民众不满情绪,这对拜登政府中期选举,甚至对2024年大选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身处40年来高通胀,美联储需要有所作为,并且从美国目前就业市场、通胀和实际利率表现看,美联储对通胀曲线反应存在落后之嫌,美联储通过激进加息、缩表,希望赶在就业衰退前有效控制住通胀,此举也在向市场传递控通胀决心、维护美联储市场声誉和稳定市场预期。
美国两次经济危机存在本质区别
目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仍缺乏统一、清晰、普适的界定。文章认为2020年美国经历了严重经济危机,主要是美国疫情对其社会、经济、价值系统等构成严重冲击,并且外溢影响仍在持续。对比本次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到,两次危机都把美国经济砸出了一个“大坑”,失业率大幅上升,但两次危机存在本质区别,这使得美国就业市场恢复路径出现明显差异。
2008年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衍生品,引发了连锁反应——金融机构大量倒闭、市场融资功能受损、冲击实体经济、失业率上升、个人可支配收入下滑至趋势水平、需求收缩。
为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冲击,尽管美国有出台财政刺激,但更多是通过“零利率+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来压低长端利率、提供流动性、购买“有毒”资产、救助金融机构、恢复市场信心和融资功能、刺激私人投资、促进就业,这个救助过程更多的让经济肌体功能自我修复,内需恢复时间较长(美国新增非农经历了23个月衰退后开始恢复),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整体稳定有序、贸易畅通,因此,2008年次贷危机对需求冲击明显,需求恢复缓慢或不足是主要矛盾,物价保持低迷。
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不同。美国政府采取临时经济封锁,经济按下暂停键,服务业、制造业大部分活动短期陷入停滞,失业率飙升,需求锐减,经济衰退。
为让经济迅速摆脱疫情冲击,美国政府采取激进的救助方案,美联储“零利率+QE+定向信贷支持工具”,财政方面采取“直升机撒钱”直接为家庭派现金,导致疫情期间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反而出现大幅上涨,截至目前,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仍远高于趋势水平,较大程度解释了二季度美国家庭消费扛住了高通胀和高利率压力。
美联储陷“两难”境地
一方面是棘手的通胀。为何说美国面临40年来棘手通胀?本轮美国通胀有需求拉动原因,但更多来自供给冲击。需求因素方面,为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迅速将利率降至“0”,并实施无限量流动性供应,同时,美国两届政府均推出规模空前财政刺激、直升机撒钱方式,用财政资金直接给家庭补贴、发现金,导致美国需求短期强劲反弹......
本文编辑:王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