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爽爽 实习生 单天瑞 张玉静

近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陆续对十年间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变化、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公布和分析——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

数据显示,2012—2021年,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772元增长至26811元,年均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4%。

也许有人曾自嘲收入拖了大家的后腿,怀疑数据的准确性。但有一群人会告诉你,这些数据都是他们一笔笔记出来的。

他们叫记账户,来自数万个家庭。

有时候,因为一个月记录买了“6双鞋”,记账户会收到相关调查员的问询电话,“你是不是记重复了?”有时,一个月没买肉,也会收到电话,“你们家一个月没吃肉?是不是忘了记?”……

一笔笔细微而又准确的账单,记录的不仅是生活开支,更是十年又十年的家国巨变,他们是在为国记账。

“隐藏”在你我中间的记账户

“你看,女儿(上大学)每星期的生活费500块钱、我买的白菜3块钱、豆腐3块钱,包括每月的水电气费都有记录。”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金岱街道办事处七里河小区记账户康燕,向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展示她手机上e记账APP上的电子账单。“你看我的除了柴米油盐,就连吸烟、加油钱也都有记录。”另一位记账户康伟补充道。

没错,康燕和康伟就是被选中的记账户。啥是记账户?

据介绍,记账户是依据相关统计法规被科学抽选的居民家庭代表,他们被称作住户记账样本户,简称记账户,每5年要进行一次大样本轮换。

国家统计局就是通过记账户的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居民家庭的收入、、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情况,客观监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和民生。

一旦选中,就成了国家所赋予的一份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一种荣耀。为国记账,国家自然不会让大家白白劳动,记账户每个月会收到一定金额的记账补贴。

为国记账的APP,“很全乎”

目前,记账户主要通过一个叫e记账的APP记录家庭收支数据的。据了解,这是国家统计局进行住户调查的APP。

不管是柴米油盐还是文娱用品、家电维修、金融保险等,都可以在这上面找到相应的选项,可以说“很全乎”了,而且对于散称的商品还要填写单价、重量。甚至,买的酱油是哪种品牌、购买渠道是否是网购,都可以选择,可谓细致入微。

康燕在物业公司上班,账单显示,她一个月的工资是2500块钱,紧挨着的是房屋出租进账1500元。记者发现,在该APP上,凡是进账,均是红色字,消费出账的都是绿色字。

据记账户讲,每个月银行卡上都会收到200块钱的记账补贴,也都会记在账单上。

手写记账年代,辅助调查员每月誊录上千笔账

辅助调查员是什么角色?

原来,为了帮助记账户尽快进入角色,以及解决记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要给记账户们配备一名辅助调查员,通常都是街道办或者村委会人员来任职。

5年前,当七里河小区被抽中时,作为村委会为数不多会电脑的胡国明开始了他的辅助调查员一职。当时,他负责管理的记账户还在专门的记账本上手写记录,每月5号前,将10户家庭上个月超千笔账目逐一敲进电脑系统中,且不能有分毫误差,成了他每月雷打不动的工作,对花甲之年的他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一次因为5毛钱,我来来回回算了三四遍才对上,现在手机记账已经方便太多了。”

两年前,实行手机记账后,胡国明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但是他的工作热情没变。“谁哪天漏记了,他都会打电话专门提醒让赶快补上。”康燕说。勤恳敬业也让胡国明收获了2021年度优秀辅助调查员的荣誉。

“第一个月,银行卡上确实收到200块钱,才相信这是真的。”一开始,郑州市南阳新村办事处35岁张丽,对这份记账员的工作,是报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当真真切切见到有记账补贴进账,她才相信自己的确是在为国记账。

一家四口,一儿一女,典型的工薪阶层。8月记账126笔,9月记账也超过了100笔,一边翻看e记账账单,张丽一边讲述着两年来她的记账故事:“上次我接到电话,问我为啥一个月买了6双鞋,是不是记重复了。”原来,张丽那个月的的确确给家里人 买了不少鞋子,并没记重复。“你看人家比我还操心呢,还有次问我,为啥一个月没吃猪肉,是不是漏记了,其实是我们家人不喜欢吃猪肉。”那是否漏记过?“基本都会当天记的,如果真的因为忙漏记了,通过回忆还是能及时补记上。”

为国记账,也是为己理财。“上个月记账209笔。之前想花就花,现在记账后,知道规划了。”这是47岁的姚红记账以来的大感受。退休工资2912元、生菜1.98元、汽车加油200元、打印费11元、看病拿药116元,甚至是孩子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有详细记录,张丽、姚红以及退休了的刘娟,在日复一日笔笔细微的记账中,不仅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也学会了更好地规划生活开支。

调查员的电话:为啥今年的瓜果收成比去年低不少?

“一般男的都没女的细心,大多都是女主人在记账。”郑州市中牟姚家镇后孙村辅助调查员孙刘章介绍。记者随机采访了该村40岁的刘玲玲和44岁的韩瑞。

刘玲玲家种了10来亩地,春天种棉花、夏天种蔬菜来获得经济收入。与农资相关的账单中显示,今年1月份卖草莓收入450元、卖蒜苗收入4700元,9月份买农药花了55元等等,多的时候一天能记10多笔。

“人家上头的调查员比我还细心呢。”为啥这样说?原来,今年刘玲玲家瓜果的收入明显比去年偏少,相关调查员特意打电话询问原因,到底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少了还是单价降低了?

韩瑞告诉记者,两年前,就是她代表村里的记账户到县里参加培训,回来后,她再给另外9家记账户进行统一培训的。对于这份记账工作,从“不知道钱都花哪儿了”到现在“一看账单很清楚”,韩瑞同样感受到了为国记账也是为己理财。

记录的更是岁月芳华

时光倒退十年,当时的记账员都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辗转联系到了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的魏敏,如今已经退休的她回忆起十年前的记账经历,有些感慨。

十年前,魏敏儿子还在上中学,她在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十年后,一家三口变五口,照看3岁小孙女是她每天的重要任务。当时,手写记账、当月上交。如今,虽已无处寻觅账本,但魏敏认为,与退休后单调的生活相比,十年前的记账经历也是她丰富人生阶段的记录,回忆起来尽是美好,她有些激动。

十年沐风栉雨,十年华丽巨变。十年间,咱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据河南省统计局数据,2012—2021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十年间,河南GDP连续突破三万亿元、四万亿元、五万亿元,由28962亿元增加到58887亿元,年均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0%;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772元增长至26811元,年均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4%。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快0.4个百分点,实现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五年又五年,据悉,新一轮的住户调查大样本马上就要开始换新了。如果近有人造访您家,询问收入、家庭人口、户籍等,这可能就是正在进行2022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的摸底调查工作。从2022年12月1日起,新一轮的大样本轮换新落实的调查户开始正式记账。

下一个十年,我们共同期待!

(受访记账户均采用化名)